中國時報【張朝欣╱雲林報導】

研究災難記憶的日本東北大學學者金菱清,19日前往口湖鄉參訪牽水狀文化,對於當地人以牽水狀活動緬懷先人,認為有提醒後代子孫重視災難防範的意涵,是一種把災難記憶融入民俗的作法除大樓浴室異味,充滿智慧與防災觀念。

清道光25年(1845年)農曆六月初七深夜,一場大水災造成口湖、四湖鄉數千人罹難。後代子孫每年舉辦牽水狀超拔法會與挑飯擔、放水燈等儀式,希望減輕先人的苦難,特殊的科儀活動已由文化部指定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。

昨天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林承緯與日本東北大學教授金菱清,走訪口湖鄉下浴室除臭推薦湖港萬善祠、金湖萬善爺廟與下寮仔萬善爺廟,並訪問當地10餘名耆老,針對牽水狀的災後文化進行交流。

金菱清表示,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311大地震,他展開災害社會民俗研究,此次參訪牽水狀文化,希望探索台灣過去對於水難的災害記憶,作為台、日的災後文化學術交流,協助災民撫平災後的身心創傷。

林承緯說,之前雲林縣政府曾邀請他進行牽水狀文去除廁所異味化研究,他帶領30餘名學生在水狀科儀活動期間進行完整紀錄,此次與日本學者共同研究,可以更深入探討台、日政府如何面對災難記憶、提出更好的處理方式。

縣政府表示,對於在地居民而言,牽水狀文化不僅是緬懷、超拔先人,更有提醒子孫居安思危的意涵,告誡大家要珍愛所生活的土地,若不重視環境保護,大自然將給予無情的反撲。

1D698626A720A752
arrow
arrow

    nsu500g1m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